字:
关灯 护眼
优秀小说 > 李世民假死?那朕就威服四海了! > 第22章 父子传承与君王身后事!

第22章 父子传承与君王身后事!

    “等等陛下!不是因为这个!”

    房玄龄连忙出言打断,他的声音急促而洪亮。

    只见他身形微微前倾,目光如炬。

    让李世民的怒火瞬间被这眼神压制了几分。

    李世民被这突如其来的打断弄得有些不知所措,眼中的怒火尚未完全消散,却多了几分迷茫。

    “那房爱卿,吐蕃是因为什么要进攻我大唐啊?”

    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疑惑,眼神里满是询问。

    房玄龄深深吸了一口气,像是要把所有复杂的局势都纳入这一息之间。

    他再次看向李世民,眼神里有无奈、有凝重,缓缓说道:“陛下,还因为太子拒绝了吐蕃的和亲,不准文成公主入藏!”

    他的语速平稳,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,却又带着一种不得不说的决然。

    李世民一听,顿时怒不可遏,脸上涨得通红,眼中怒火再次燃起。

    “这个逆子!”

    他开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,脚步急促而沉重,每一步都带着他的愤怒与焦急。

    “他知不知道他究竟在干什么?”

    李世民的声音有些沙哑,眼中满是痛心疾首。

    “嫁一个文成公主,可以让我大唐边境安稳至少三十年啊!”

    他边说边用力地挥了一下手臂,仿佛想要抓住那失去的和平机会。

    房玄龄静静地站在一旁,他的身影在李世民的怒火中显得格外镇定。

    他就像一棵苍松,无论风雨如何肆虐,都能坚守自己的姿态。

    他看着李世民,眼中没有丝毫畏惧,只有深深的理解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。

    他知道李世民此刻的愤怒,但也明白太子此举背后的深意,更清楚这复杂局势的棘手之处。

    李世民仍在不停地踱步,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对太子决定的不满。

    房玄龄则默默地看着他,直到李世民的目光再次投向自己。

    “房爱卿你有什么话就说……”

    李世民的语气有些不耐烦,但又带着一丝期待,他深知房玄龄的智慧,或许此刻他的话能解开这团乱麻。

    房玄龄微微叹了口气,这声叹息饱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。

    他开始讲述今天所发生的事情,语速依然不快不慢,有条不紊。

    他的眼神时而望向远方,像是在回忆那些激烈的讨论场景。

    时而看向李世民,确保他能理解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“陛下,今日在两仪殿……

    房玄龄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,仿佛在讲述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

    “但太子殿下目光坚定,他说我李唐,不能再以和亲为手段换取和平。

    “李唐一朝,自他开始的李唐祖训。”

    不和亲,不赔款,不割地,不纳贡,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。”

    房玄龄的眼神中闪烁着一丝钦佩,他看着李世民,像是在等待他的反应。

    “他说我大唐的尊严不容侵犯,即便面临战争,也不能屈服于吐蕃的威胁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静静地听着,他的脚步逐渐慢了下来,眼中的怒火渐渐被思考所取代。

    “陛下,太子殿下的话让我们都为之动容。他深知此举可能带来战争,但他愿意为了大唐的尊严和长远利益承担这个风险。”

    房玄龄继续说道,他的声音中多了一份对太子的支持。

    “他说,若不能让吐蕃明白我大唐的强硬,日后边疆将永无宁日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陷入了沉思,他眉头紧锁,眼中的神情复杂多变。

    房玄龄则静静地站在一旁,等待着李世民消化这些信息。

    他知道,他作为臣子,此时要做的就是将所有情况如实禀报陛下。

    过了一会儿,李世民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光芒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!我儿说得好!真乃一代圣君!快赶上朕了!”

    他的笑声爽朗而豪迈,充满了自豪之情。

    “我李唐,不和亲,不赔款,不割地,不纳贡,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!”

    他一边说着,一边兴奋地挥舞着手臂,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。

    “说得好啊!说得太好了!你们都看到了吧!这就是朕的儿子啊,骨头就是硬!”

    房玄龄微微一笑,那笑容如同春风拂过湖面,泛起一丝涟漪。

    他的眼中也闪烁着自豪。

    “陛下,太子殿下此举虽险,但尽显我大唐风范。”

    他的声音沉稳有力,带着对太子决定的肯定。

    “他有陛下当年的气魄啊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满脸喜色,他看向房玄龄,眼神中透着期待。

    “房爱卿你说你们今天商议了一天,准备好让谁去攻打吐蕃了吗?”

    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。

    “我儿子都立下豪言壮语了!要让吐蕃亡国灭种。不然他就要去太庙自尽以谢天下了!”

    李世民越说越激动。

    “那我这个当父亲的肯定是要支持一下!”

    说着,他神色庄重地从袖口拿出一块黑玉麒麟递给了房玄龄,那黑玉麒麟在灯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泽,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。

    房玄龄双手接过黑玉麒麟,他的动作轻柔而庄重,像是在接过一件关乎国家命运的圣物。

    他仔细端详着黑玉麒麟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他深知这是三千玄甲军和百骑的兵符,是李世民最为珍视的军事力量象征。

    “陛下,此兵符至关重要,您真的决定了?”

    他的声音有些低沉,带着对李世民决定的尊重和一丝担忧。

    “房爱卿,这东西你明天帮我转交给承乾,这是三千玄甲军和百骑的兵符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神色严肃。

    “见此兵符如同见我!”

    他的眼神坚定无比,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唐军队在战场上的胜利。

    “陛下圣明,太子殿下有此兵符,定能如虎添翼。”

    房玄龄微微点头,他知道李世民的决定一旦做出,便难以更改,而他能做的就是支持和辅佐。

    这东西交出去了,陛下就真的是陛下了!

    看到李世民连自己两支压箱底的部队都拿了出来,房玄龄的脸色也是微微动容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。

    他深知这两支军队对于大唐的重要性,就像守护国家的两把利剑,如今李世民毫不犹豫地交给太子,这是对太子的无比信任,也是对国家未来的一种豪赌。

    李世民又看了一眼李勣,李勣会意,麻溜的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不一会就拿着一个红木盒子走了进来,盒子散发着古朴的气息。

    李世民将红木盒子摆到桌上,直接当着房玄龄的面打了开来,里面都是一个个标注好的鱼符,鱼符在盒中整齐排列,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。

    “房爱卿,明天这东西随朕的兵符一同交给承乾吧,虽然没有这些东西,承乾作为大唐皇帝也能调动。但终究没有那么如臂挥使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轻轻抚摸着鱼符。

    “这里面全国各地道州县折冲府的常备兵力七十八万,朕怕是用不到了。通通交到承乾的手里吧。”

    他的眼神中既有对儿子的信任,又有一丝英雄迟暮的落寞。

    “朕算是看明白了,承乾能带着大唐走向一个更高的高度!”

    他微微摇头,感叹道,“朕老了,不服老不行了!”

    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此时也露出了少有的挫败感,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仿佛在这一刻更加明显。

    房玄龄看着李世民,眼中满是感慨。

    他看到了这位伟大帝王的无奈与不舍,也看到了他对太子的殷切期望。

    “陛下,您为大唐操劳一生,如今是该将重担交给太子殿下了。”

    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安慰。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年轻有为,有陛下的帮助和这些兵力的支持,定能保我大唐江山永固。”

    他走上前一步,微微躬身,像是在向李世民表达自己的敬意。

    “陛下放心,老臣定当辅佐太子殿下,不负陛下所托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对了,到底是让谁去攻打吐蕃啊?”

    李世民有些好奇的又问道。

    “回陛下,是李靖。”

    房玄龄回答道,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自信。

    “李靖将军威名远扬,有勇有谋,由他领军攻打吐蕃,定能旗开得胜。”

    “李靖,那把吐蕃亡国灭种了问题还真的不大,我们兄弟几个还是去找薛延陀玩玩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兴奋,仿佛又找回了年轻时征战沙场的豪情。

    “运气好点还能赶上趟,参加一下灭吐蕃的战役!”

    “陛下,您乃万金之躯,如今还是让年轻将领们去冲锋陷阵吧。”

    房玄龄赶忙劝道,他担心李世民在战场上有个闪失。

    “您若有个万一……”

    他的眼神中满是担忧,眉头再次皱起,那深深的皱纹里写满了对李世民安危的关心。

    “灭吐蕃的经费核算了吗?”李世民没有回应房玄龄的劝阻,而是转移了话题。

    房玄龄摇了摇头,“陛下,还没来得及核算呢!这几天户部都快忙开花了。”

    他一边说着,一边用手轻轻捋了捋胡须,那胡须黑白相间,像是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特殊印记。

    “不过陛下放心,老臣会督促户部尽快核算,确保战事顺利进行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好!”

    李世民点了点头,眼中透着一丝轻松。

    房玄龄看向李世民眼角的皱纹,眼眶不由得一热,声音哽咽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陛下,此次征薛延陀,一定要保重身体啊!您也老了,不是年轻的时候了!”

    他的眼中满是真诚的关怀,那是多年君臣情谊的体现,他的声音微微颤抖,仿佛害怕失去这位亦君亦友的帝王。

    李世民笑了,他走上前挽着房玄龄的手臂。

    “房爱卿放心,朕乃是天策上将,我父皇给我封的没有朕打不赢的仗!”

    李世民这句话带着浓浓的自信,仿佛岁月并没有带走他的英武。

    “陛下,老臣知道您英勇无双,但战场凶险,还望您多加小心。”

    房玄龄紧紧握住李世民的手,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舍和担忧。

    “老臣等着陛下凯旋。”

    “房爱卿,承乾给朕立了什么谥号?”

    李世民因为自己的棺椁还没有葬入昭陵,一直对谥号之事心怀忐忑,之前就想问,却又害怕,生怕那个逆子报复自己,给了自己一个不好的谥号。

    房玄龄看到李世民眼中的担忧,微微一笑,那笑容如同春风拂面,温暖而柔和。

    “陛下,您的谥号早就拟好了,文!”

    他轻声说道,语气中带着一种欣慰。

    “这可是太子殿下特地为你拟的,顶顶好的谥号!”

    “庙号太宗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!”

    李世民自己喃喃的念了一遍,眼中渐渐泛起泪花。

    “好,真好啊,朕满足了!”

    他的声音有些哽咽,心中充满了感动。

    房玄龄看着李世民,眼中也闪着泪花,他为这位帝王感到高兴,也为大唐的未来感到安心。

    “陛下,您一生功绩卓著,此谥号当之无愧。”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,饱含着对李世民的敬重。

    “陛下,您的棺椁明日出殡,葬于昭陵!”

    “知道了,那朕明天可要街上好好看看,能看见自己出殡的人可不多!”

    李世民大方的说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。

    房玄龄无奈地摇了摇头,他知道,这就是李世民,即使面对死亡这种帝王避讳的话题。也有着与众不同的豁达。

    “陛下,您一生传奇,或许这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。”

    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。

    “只是,老臣不够豁达啊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

    昭陵位于咸阳。

    李世民的棺椁一路从长安出发,前往昭陵与长孙皇后合葬。

    送殡队伍浩浩荡荡,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,延绵不下百里。

    队伍中,李承乾一袭白衣,神色肃穆,混在出殡队伍中,一起浩浩荡荡的朝着咸阳走去。

    按照礼仪,李承乾是不能进入出殡队伍的。

    作为当今皇上,李承乾最重要的事情是主持先帝的丧葬仪式,包括率领群臣进行祭祀,护送灵柩等诸多事务。

    他的职责是确保先帝葬礼顺利进行,并且在葬礼之后还要继续履行自己的皇帝职责。

    现任皇帝作为在世的统治者,其角色是在礼仪中表达孝道和对王朝传承的重视,而不是跟着出殡队伍一起出殡。

    但李承乾丝毫不在乎礼法。在他看来,那些儒家学说已经让那些人脑子学坏了。

    天底下哪有不让儿子送自己父亲出殡的道理。

    今天,李承乾不是皇帝,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儿子,来送别自己的父亲。

    房玄龄看着李承乾的举动,微微皱眉,他理解李承乾的情感,但也为这种违背礼法的行为感到担忧。

    他深知礼法对于一个王朝的重要性,就像大厦的基石,一旦动摇,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。

    但他又不忍心责备这位年轻的帝王,毕竟这是他对父亲的一片深情。

    房玄龄做为丞相,也只能替代李承乾,在宫里主持大局!

    李世民坐在李勣安排的白轿子里,跟着队伍一起朝着咸阳走去。

    他好奇地看着这浩浩荡荡的人群,就像一个孩子看到新奇的事物一般。

    “李勣,怎么这么多人给朕出殡?承乾花了不少钱吧?”

    李世民问道,声音中带着一丝疑惑。

    李勣欲言又止,犹豫了一下,还是说道:“陛下,太子殿下没花多少钱。他说您的葬礼和太子殿下的登基仪式,全部一切从简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为什么这么多人。”

    李勣不由得笑了一笑,眼中透着欣慰。

    “那是因为陛下是个贤明的圣君,百姓爱戴你,才会自发的想要跟随队伍,想要送送陛下”

    听到李勣这么说,李世民的心里就和吃了蜜糖一般,甜蜜而温暖。

    “天下人不负朕啊!”

    李世民一生的功绩都被百姓看在眼里,记在心中,这是对一位帝王最高的赞誉。

    “陛下,您一生为民,百姓自然铭记您的恩情。”

    队伍浩浩荡荡的朝着咸阳走去。当李世民悄悄拉开车帘,看了一眼外面的咸阳城后,他的脸色突然一变。

    “不是,李勣?你告诉我,那座雄城是咸阳吗?”

    李勣拉开了另一边的车帘朝着咸阳望去,只见那用青砖堆砌堆砌的高大城墙高耸入云,宛如一座巍峨的巨兽,让人只看一眼,就觉得望而生畏!

    城墙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重,散发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