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81年3月,陈承宇一行出发了。
众人早就齐聚旧金山奥克兰港口,
挖掘机、铲运机、拖拉机、推土机、行走式破碎机、液压凿岩机、岩石劈裂车、皮带式输送机、送风系统、柴油发电组、柴油、水泥、钢枝、红砖、食品、药品、生活用品、帐篷等物资,足足装了满满一船。人员除了陈信达等“墓风小队”队员外,还有牛成虎所带的500名精兵,清一色的棒小伙,上马能开炮开枪,下马能熟练驾驶各种车辆。
当然还有一个编外人员,《美洲报》记者姿茵兰小姐,此刻正喝着一瓶口口可乐呢。
运输船驶入特万特佩克湾,靠近特万特佩克地峡。这里有两个湖——上湖(Laguna Superior)和下湖(Inferior),这两个湖与太平洋有一线之隔。一条海拔3、4米高,平均二个多公里宽的天然“长堤”把两个湖与太平洋隔开。
陈承宇吩咐工作人员测量了一下,上湖面积大约255平方公里,下湖面积大约132平方公里。里面的水全是淡水,全是特万特佩克地峡上的一座名叫马德雷山脉上流下来的淡水。
早有海员找到了靠近“长堤”的一个深水的地方,运输船慢慢靠近“长堤”,随即抛锚,开始卸货。
从海边延伸到陆地,也就是从上湖和下湖的旁边,深入40公里,全是一片可耕之地,一直到海拔39米的地方,形成一个大缓坡,这里土层浓厚、疏松,十分适合开垦,种植农作物。陈承宇大致测量了一下,减去那两个湖的面积,这一片土地可耕种面积就有2000多平方公里。
众人全心协力,在机械的帮助下,把所有物资全部搬到离海边36公里,海拔45米高的缓坡上,这里离下湖10公里,离上湖更远。
陈承宇带着陈信达、牛见虎等人走到下湖的正上方10公里处,这里也有一个湖泊叫多洛雷斯湖(Dolores),这个湖出来的水,全部笔直流进下湖。
现在的问题是:多洛雷斯湖的水是哪里来的?山上流进多洛雷斯湖的水明显是涓涓细流,而流出去的水至少是流入的20倍以上,这些水是地下涌上来的吗?仔细观察,还真是地下涌出来的。
多洛雷斯湖是个狭长的湖,长2.5公里,宽只有700多米,站在湖边,可以看到湖中央有几股涌上来的泉水。可以肯定,有一股极大的地下水与多洛雷斯湖相通。
这里海拔34米,笔直向山上前进3.5公里,这个位置海拔45米。这个位置就是陈承宇上次测量选好的切入点、开凿点。再一次勘测之后,大家一致决定,还是从这里作为开凿的地点,也就是从海拔45米处,水平往山里开凿。
开凿点和宿营点相距20多公里。不用担心出现开炮流石击中的现象。没有什么开工仪式,凿岩机钻孔、后退、填装炸药、起爆、清理碎石、凿岩机钻孔、后退、填装炸药……510人分为三班,周而复始。轮番上阵。
开凿其间,陈承宇多次在爆炸时,用简易方法倾听回声,从海拔45米开始,每递增海拔2米测听一次,一直测量到海拔62米时,才听到稳定的回响,再上去,到海拔192米时,听不到回响,证明海拔192米以上,山峰里是实心的,不可能是中空的。
同样证明海拔62米以下,山体里都不是中空的,要么全是泥石,要么充满了水,充满水的可能比较大,因为下来海拔34米的多洛雷斯湖冒出来的极有可能是同样的水源。
开凿的形状,有点象隧道,高12米,宽8米,用阶梯掘进法,先挖顶上的一层,用凿岩机密集的凿一排孔,再用金刚圆锯把孔与孔之间的岩石锯断,然后在下方钻孔、装炸药,一层一层的往下炸。实行三班倒,人、机械分成三班。
发电机把开工点和宿营点照得亮如白昼。这是陈承宇利用宿营点旁边,一条宽约50米的河流,一个30米落差的地方,安装了一台150KW的水力发电机。解决了施工和生活用电问题。隧道内的大容量送风电动机和皮带式输送机的用电,就来自水力发电。
在掘进深度1000米后,开始加宽加高,宽度也从原来的8米扩展到24米,高度则由12米提高到了24米。在原来隧道的基础上,加宽、加高容易多了。
饶是日夜不停地奋斗,每日进度也就才15至30米,随着隧道深度的增加,挖出来的石头越来越多,陈承宇把所有开凿出来的石头,集中放到一边,这石头还是有大用的。
《美洲报》记者姿茵兰小姐其实是早就想对陈承宇做一系列的报道了,这次利用口口可乐的机会,打蛇顺棍上,终于如愿跟在陈承宇身边,近距离观察、审视这位神秘的科学家。
第一天开始动工的时候,姿茵兰小姐写了一篇题为《杜克两洋运河工程正式开工》的通讯报道,写完了才醒悟过来,这里与《美洲报》总部华`盛顿直线距离就有3100公里。
想要发表这篇通讯报道,最佳途径是:首先要翻过特万特佩克地峡,到了墨西哥湾,再乘船到达佛罗里达州,在佛罗里达州发电报到华`盛顿。从开凿运河工地到佛罗里达州距离近2000公里,为了这一遍通讯报道跑差不多2000公里,然后再跑2000公里回来?
姿茵兰小姐不由沮丧。陈承宇早就猜出姿茵兰小姐为什么发愁,故意在哪里看姿茵兰小姐由兴匆匆到忧忧愁的表情,然后出演一幕英雄救美的狗血剧情,结果会不会来个大团圆结局呢?
陈承宇坐在姿茵兰小姐的对面,微笑道“怎么了?大记者美女也有发愁的时候?”
姿茵兰小姐愁眉苦脸的说:“一个记者最大的悲哀就是写好了稿件,却没有办法送出去。”
“这个容易,你说说你的稿件要送到那里?”
“当然是送到华`盛顿。”
“这个太容易了,让我想一想,先用无线电发送到波士顿,然后改用有线电报发送到华`盛顿。就这么办。”
“什么无线电?”
“跟我来吧。”
姿茵兰小姐第一次看见了所谓的无线电,她把自己写的那篇通讯报道交给了陈承宇,陈承宇在稿件的上面,加了几个字:发到杜克实验室,再转发给华`盛顿特区《美洲报》总编室。
姿茵兰小姐看到陈承宇把稿件交给操作“无线电”的一个人,那人在一个弹簧键上下熟练的点按,发出“嘀嗒嘀,嗒嘀嗒,嘀嘀嗒……”的声音,没多久,一篇通讯报道就发完了。
“就这样?”姿茵兰小姐皱着眉头问。
“是的,就这样。”陈承宇看着姿茵兰小姐满脸不相信的样子,笑了。
过了不久,收到了来自华`盛顿特区《美洲报》总编室的回电:“通讯收到了,已排版中。新闻中心杜丽娜祝姿茵兰小姐旅途愉快。”
“噢!真的收到了,不可思议,不可思议!” 姿茵兰小姐高兴得跳起来,还抱着陈承宇吻了吻他的脸颊。
很快,姿茵兰小姐又写了第二篇文章,这次写的不是通讯报道,而是一篇散文形式的游记,在文章中姿茵兰小姐描写了美洲土著人悠闲的生活。
特别描写了这里的女人,吃苦耐劳,包揽了全家的农活、家务活,还要照看小孩,他们的男人却是整天游手好闲;文章还描写了这里生长着众多的野生石榴树。
大风吹开绿叶,露出密密麻麻的果实,有红得熟透的,也有绿色的没有成熟的,但亿万年来却从来没有人类来采摘;这里有着肥沃的土壤,茂盛的生长着紫罗兰花、仙人掌、还有会使上头晕的曼陀罗……。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鸟儿。
这里的特产骆马能够象马一样短暂的奔跑,可以剪毛做衣服,还可以下田耕田,真是一种万能的动物;又有一种无角的山羊,跑得比子弹还快,当你看到它,想看第二眼的时候,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;
还有一种野猪,长得不大,在地面上乱跑,看到人就惊慌得四处乱窜,甚至一头撞进人的怀里;住天空看,常常会看到一种鹰在天空中盘旋,它们可以在二万多英尺上帖着云层飞,有时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在空中张开双翼,就象悬浮在空中一样,一动一动,静静的滑翔……
“文笔不错。”陈承宇看完了整篇文章下了结论。
文章就象上次一样,用无线加有线,很快完成了从特万特佩克地峡到华`盛顿特区的传递。
姿茵兰小姐的第三篇文章是通讯报道,这一次写的是杜克两洋运河公司的施工速度。着重描写了施工现场中大展神威的工程机械,例如她在报道中说到的凿岩机,在岩石上钻孔,就象用刀插进面包里那么容易,而且一次可以钻3个孔,这些孔,可以装填炸药,也可以用岩石劈裂机把石头劈裂开来,施工速度快得无与伦比。
……